“材”思泉涌,逸兴云飞
材化双创团队将前往基础学院展开宣讲
USSTMC
为国家新材料事业培养宝贵人才,同时帮助学院进一步吸纳科创力量,材化学院将在明晚前往基础学院进行线下宣讲。本次宣讲旨在帮助大一同学进一步清晰学业规划,培养科研兴趣。
时间:2023/3/2周四
18:00-20:00
地点:1100校区基础学院羽毛球馆三楼报告厅
本期大咖有
CONTRIBUTOR
宣讲人:李钰皓
个人/所属团队:
铋科学与生物医学材料团队
研究方向:
纳米诊疗、生物分析、抗癌药物、抗菌材料、光电催化和能源环境
团队介绍:
团队聚焦国际前沿研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为载体、联合企业、医院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铋及其相关材料在生物医学、传感分析和光电催化等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尤其关注纳米诊疗、生物分析、抗癌药物、抗菌材料、光电催化和能源环境等,努力为我国深化铋科学基础理论,推进铋产业发展做贡献。多年来,研究中心在Chem.Rev.、J.Am.Chem.Soc.、Adv.Funct.Mater.、ACSNano、Bioact.Mater.、Small、ACSAppl.Mater.Interfaces、ActaBiomater.、Nanoscal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一区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并转让2项。目前发表铋相关的论文40余篇、包含ESI高被引论文4篇、热点论文2篇、封面文章2篇。团队负责人缪煜清教授、博导,上海理工大学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分会委员,FrontiersinChemistry编委。团队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0余人。
宣讲人:张栋梁
个人/所属团队:
稀土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稀土催化材料、发光材料
宣讲主题:
光催化、上转换发光材料
团队介绍:
稀土功能材料团队介绍:团队现有固定人员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稀土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
宣讲人:王世革
个人/所属团队:
生物材料
研究方向:
生物医用高分子/生物纳材料
宣讲主题:
诊疗用生物材料
个人介绍:
王世革,男,副教授,1986年生于山东菏泽。2013年6月从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毕业后,进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6月加入上海理工大学。在化学和材料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100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2篇,包括Adv.Mater.,Adv.Funct.Mater.等学科权威期刊)。论文他引超过4300次(至2023年2月)。指导国家、上海市和校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多项,指导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1区SCI论文5篇,其中1篇发表于学科顶级期刊Adv.Funct.Mater.(发表当年IF15.6)。多名项目参与本科生获保送至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
宣讲人:夏水鑫
个人/所属团队:
新能源材料团队
研究方向:
电池材料
宣讲主题:
高能、安全锂电池
团队介绍:
新能源材料团队组建于2015年,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和讲师1名、博士后1名以及硕博研究生30位。主要开展电化学储能器件、固态电池、制氢与储氢、绿色能源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材料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研究课题20余项;迄今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IF>10的超50篇,相关成果曾获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团队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马里兰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以及国内高校院所等建立了紧密的技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秉承“诚信务实、追求卓越”的理念,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宣讲人:刘亚男
个人/所属团队:
电流体动力学新材料制备团队
研究方向:
纳米纤维材料
宣讲主题: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新材料
团队介绍:
电流体动力学与新材料制备团队目前有固定教师7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团队发展前沿的电流体动力学技术(包括高压静电纺丝、高压静电喷雾、喷射三维打印),并应用各种新型技术进行微纳米成型和制造、赋予新材料环境污染治理应用、生物医药应用等。团队老师指导各级大学生创新项目40余项,参与各类论文发表80余篇,指导同学获得“挑战杯”国赛、上海市新材料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大赛等各类奖项40余项,30余名同学毕业后经推荐出国或去复旦、交大、浙大等高校攻读研究生。
宣讲人:肖舒宁
个人/所属团队:
碳基功能材料团队
研究方向:
碳基功能材料
团队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碳基功能材料团队由薛裕华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目前团队主要成员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1名,师资博士后1名。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7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碳基纳米材料在新能源器件上的应用研究;(2)碳基纳米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3)新型炭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4)新型自修复石墨烯涂料和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团队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项目18项,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支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人才计划项目等20余项,与宝钢等企业合作技术开发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团队杨俊和教授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上海市新材料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指导学生开展多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大创项目,指导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等多个竞赛中获奖,团队获得优秀创新创业指导团队。
宣讲人:廖峭波
个人/所属团队:
纳米催化与传感材料团队
研究方向:
纳米催化材料纳米传感材料
团队介绍:
纳米催化与传感材料团队教师共6人,含教授1位、副教授2位、讲师3位。团队成员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1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2人次、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人、上海市晨光学者2人次。团队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面向未来新能源、物联网、生命健康等领域应用需求,团队围绕光/电催化材料、智能传感材料及器件、智能光探测材料、生物传感器、微纳能量转换材料及器件等领域,已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其中IF>20论文2篇,IF>10论文10多篇,5<if<10的20多篇;申请并公开国家发明专利75项,授权<div=>发明专利20项,PCT专利2项;团队已与上海仪耐新材料科技公司、上海镓特半导体科技公司、上海显耀显示科技公司、山东滨海新材料科技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已有多项技术成果拟转化。团队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多人在国内外高校深造读硕士、博士或就职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宝钢、中芯国际、博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职领域集中在半导体、汽车、环境、智能制造等行业。
宣讲人:陈小红
个人/所属团队:
电功能材料团队
研究方向:
高性能铜合金医用金属材料
团队介绍:
本团队以新型导电材料及制备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材料及加工技术、高速列车接触网导线材料、高压真空开关触头材料、弥散强化铜合金、功能薄膜材料和生物医用钛合金等高性能材料的设计、加工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团队现有主要成员9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人。团队积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和宽松研究环境相结合的科研教学环境,积聚了一批基础扎实,思路活跃,极富朝气和创造力的科研人才。
宣讲人:郝伟举
个人/所属团队:
物质转化与洁净能源团队
研究方向:
氢能源-电解水制氢
宣讲主题:
光电催化制氢
团队介绍:
本团队研究秉承新时代低碳发展和绿色洁净能源发展理念,开展在洁净能源催化和物质转化方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环境友好与碳循环的催化科学以及能源物质转化利用,聚焦催化新材料/新型催化剂的创制,致力于提升环境光催化、光电催化、光热催化等洁净能源催化体系的效率,选择性和稳定性,解决在全解水,CO2资源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和燃料电池中的相关表界面、离子迁移、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等关键问题,拓展在水和生物质光,电重整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燃料和氢气方面的规模化应用。
宣讲人:岳学峥
个人/所属团队:
增材制造3D打印团队
研究方向:
航空航天,医疗器械
团队介绍:
以航空航天、能源、医疗器械为主要领域的增材制造产学研综合研发体。
宣讲人:王卓
个人/所属团队:
低维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团队
研究方向:
低维复合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化、结构轻量化、生物医用方面的应用
团队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低维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团队由赵斌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目前团队主要成员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现有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3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化、结构轻量化、生物医用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团队教师多人次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荣誉称号及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的资助。近年来,先后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AdvFunctMater、JMaterChemA、ACSNano、Joule、Bio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指导学生开展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竞赛中获奖。指导学生获得上海市新材料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报名方式
APPLY
如何成为我们材化学院的储备人才?
欢迎各位基础学院的同学在宣讲会结束后第一时间填报志愿
扫描下方二维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