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论坛

【11月11日】金属有机框架:定义化学新空间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及展望

图文信息中心一楼报告厅

2025-10-3010

分享至:

金属有机框架:定义化学新空间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及展望

主讲人:李巧伟 教授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副院长

时间:20251111日(周二),下午1:30-3:00

地点:图文报告厅(一楼)

主办方:科技发展研究院、材料与化学学院

讲座内容:

日本京都大学北川进(Susumu Kitagawa)、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奥马尔·亚吉(Omar M. Yaghi)三人获得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对金属有机框架发展的贡献(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诺贝尔奖委员会指出,金属有机框架具有巨大潜力,为定制具有新功能的材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金属有机框架的突破性价值,在于它为化学领域定义了独特的“新空间”——既包括其有序结构内部开放的物理空间,也涵盖它为科学研究拓展的新思路与新平台。这一兼具结构与学术维度的创新,让金属有机框架成为推动化学、材料及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使其获得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认可。


嘉宾简介

李巧伟,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200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2010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化学博士学位。自2010年底开始在复旦大学工作任化学系副研究员,自2016起升任教授。目前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5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等奖项,获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9年)。现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金属有机框架(MOF),超分子化学,及新能源材料研究。独立工作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Synth.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2025年担任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负责“高等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工作,曾获复旦大学十佳教师(2025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2024年)、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提名奖(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