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方式
师资队伍
学者风采
教授
特聘教授
教师名录
能源与环境材料系
机电材料与成型系
化学系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新闻
通知
研究生教育
新闻
通知
创新创业教育
新闻
通知
招生工作
新闻
通知
科学研究
学科科研动态
学位点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推介
党建工作
党建概况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工会工作
主题教育
学生工作
学工概况
学工动态
校友专栏
杰出校友
校友风采
校友动态
教育发展基金
安全工作
安全知识
信息公开
办事指南
学院制度
公开清单
关键字检索
媒体矩阵
印象材化
媒体矩阵
荣耀材化
视觉材化
材化标识
首页
印象材化
媒体矩阵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缪煜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空视野——学习二十大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其集中体现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内涵中丰富的时空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与社会、历史与文明等...
2023-04-05
科创热点 | 第十三届杨浦区“双进入”试带教活动顺利完成(内附正式录取名单)
基地试带教 3月5日至3月19期间,继学校推荐、通识教育与基地咨询、科学素养考察与双向面谈等环节后,第十三届杨浦区“双进入”活动的20个基地试带教顺利完成。最终51名高中生被正式录取,将进入院士团队和高校实验室开展科研探究。试带教 试带教环节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高校基地和导师的指导方向及安排等,同时也让导师对学员的探究实践能力和科研探究的态度能有进一步的考查和判断。利用高校的科教资源,能否将...
2023-03-22
名师讲堂|缪煜清:学科融通,享受语文学习(下)
化学中的语文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很多化学的概念难以理解或准确把握,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比如,学生很难理解的化学键等概念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解读就很好理解。汉字“键”表示把两个物体锁定或固定在一起,比如门闩,把两扇门闭合在一起。如《说苑·谈丛》:“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所以化学键表示把原子结合到一起的作用力。“化学键”的英文是Chemical bond,其中bond和bind同源,而bi-是“二”的词根,所以b...
2023-03-22
名师讲堂|缪煜清:学科融通,享受语文学习(上)
名师简介 缪煜清,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散金属分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Frontier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编委。研究铋基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在Chemical Review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研究化学史、科技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内容,出版《沪江大学化学史》《化学专业英语》《巧妙学单词:从象...
2023-03-22
古巴驻沪总领事迪亚斯一行来访
3月6日上午,古巴驻沪总领事迪亚斯(Mileidy Aguirre Díaz)携古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集团等一行6人访问我校。副校长蔡永莲在南区卓越楼1110会议室会见总领事一行,会议由蔡永莲主持,党校办、国际交流处、科研院、材化学院等人员与会。蔡永莲首先代表学校对迪亚斯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上海理工大学是国内拥有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深厚底蕴的高校之一,2022年,在迪亚斯总领事的支持下,学校和哈瓦那大学顺利完成了“中古国...
2023-03-08
【开好局 启新篇】聚焦特色 厚植情怀 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挖掘学院历史内涵 提升文化“软实力”铸就“硬品牌”
“1906年,沪江大学成立并开设化学课程;1910年,专业化学教师梅佩礼(Fred Carleton Mabee,加拿大人)到任,后创设化学系……2021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藤岛昭教授及其团队全职加盟材料与化学学院……”新学期伊始,当你走进材化学院,能感觉新气象扑面而来:院徽、院训、院名、学院精神相关文字被精心设计制作安装在学院大厅醒目位置,大厅转角处罗列着学院学科发展的大事记。材化学院自2022年7月启动学院学科发展大事记梳理工作...
2023-03-06
中国古代化学智慧与实践
来源:学习强国上理慕课链接:中国古代化学智慧与实践
2023-03-04
以化学学科史教育弘扬上理精神
纪育沣 、王序、郭慕孙、汪尔康、胡壮麒、沈之荃、戴立信、黄葆同、刘元方、吴浩青 … … 他们是中国化学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是化学领域的前辈与先贤。作为化学教师,这些名和我们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深入探索沪江化学历史,我们惊喜地发现脚下这片土地在历史的长卷中曾经如此绚丽夺目。回望过去,仰慕先贤,这曾经的荣耀与辉煌承载着怎样的梦想?沧桑百年,薪火相传,一路走来上海理工大学化学学科业已成为学校5个跻身ESI全球...
2023-02-27
新时代的师德素养
师生共同成长,教学相辅相成;培养学生使其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心智、社会与公民责任、基本的科学素养、基本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储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其对科学、知识、智慧的热爱与激情,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对生命、自我、和他人的珍惜......转自:今日头条来源:科学与人文链接:新时代的师德素养
2023-02-24
缪煜清: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思政融入高校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体现了对人综合素养的教育,她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趣味、情感、气质和胸怀,培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应对困难、挫折的抗压力量,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对亲人、社会、民族、国家的热爱与奉献。美育有助于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合格的、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2023-02-24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缪煜清: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意义——学习二十大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中心思想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如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时期...
2023-02-24
古今中外说通才
视频链接:古今中外说通才
2023-02-24
缪煜清: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
“世界是整体的,不是按照学科划分的。学科的划分,是为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结果方便变成了障碍。”近日,亦米文化有幸邀请到“跨界”学者——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缪煜清教授,从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出发,帮助师生及家长明确融通式科普教育的特点,深入探讨学习型组织(家庭)创设的必要性。Q1:作为一名业界公认的“跨界”学者,请问您如何看待跨学科主题学习?缪:跨学科主题学习非常重要。其实现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语文、数学...
2023-02-24
Acta Biomaterialia:上海理工大学李钰皓副教授等:用于增强肿瘤声动力治疗的可降解铋基纳米制剂
图1.铋基复合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增强声动力肿瘤治疗示意图。 声动力治疗(SDT)是一种非侵入性且副作用小的精准肿瘤治疗方式,但目前已有的声动力治疗声敏剂存在种类少且疗效欠佳等问题。基于提高声敏剂活性氧(ROS)产生能力和降低活性氧清除速率等策略,本研究中,上海理工大学铋科学研究中心李钰皓副教授和缪煜清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原卟啉敏化铋基纳米半导体作为声动力治疗声敏剂(P-NBOF)以产生活性氧和协同耗损谷胱甘肽增强肿...
2023-02-19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
/
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