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化学院李翔教授课题组在电磁吸波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5-08-27 浏览次数:10


近日,我校材料与化学学院李翔教授课题组在电磁吸波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研究以“Atomic Ordered Array and Vacancy Defect Codependences of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in Nanocarbon Bridged-MXene Superlattices Absorbers”为题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我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顾中燕为第一作者,李翔教授与同济大学陆伟教授、博士后潘飞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兼具高效电磁响应和良好环境稳定性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过渡金属碳化物/碳氮化物(MXene)由于因其原子层状结构和高电导率,在吸波材料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MXene片层间受范德华力作用导致离子可及表面积的损失和狭窄层间空间的形成,限制了有效吸收的频段。在此背景下,团队创新设计了 “分子配体诱导自组装 + 氮掺杂热解” 的两步制备方法,得到2D-2D MXene超晶格材料。这种独特设计实现了对吸波性能的 “精准调控”,实验结果显示,2D-2D MXene超晶格材料在1.5 mm的匹配厚度下展现出-56.3 dB的反射损耗。这项成果为设计薄、轻、高效的新一代吸波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这项成果为设计薄、轻、高效的新一代吸波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有望应用于 5G/6G 设备电磁防护、雷达隐身、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等领域。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1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