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沈化百特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沈阳化工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数百所高校的优秀研究生团队齐聚一堂,围绕“双碳”目标展开创新比拼与科研交流。本届赛事于今年6月初启动,我校共65支队伍报名,58支提交作品,经专家评审和决赛、1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1支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3支队伍获得全国三等奖。
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旨在鼓励青年学子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前沿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绿色低碳创新实践。赛事自启动以来,便得到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参赛规模较往届实现大幅提升。据统计,本届大赛共吸引全国37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639支队伍、近2.6万名师生报名参赛,覆盖环境科学、能源工程、材料化学等多个与“双碳”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经过各高校初选与层层严苛筛选,最终371支优秀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全国决赛。
11月7日开幕式当天,沈阳化工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师生精神饱满。开幕式后,大赛随即进入紧张的赛程阶段。根据安排,11月8日至9日,参赛队伍将在敬仲楼、通明楼等指定赛场进行线下答辩比拼,各赛道同时开展评审工作,答辩环节采用“7分钟汇报+3分钟提问”的模式,若有实物展示可额外增加2分钟展示时间,全面考验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现场表达能力。获得各专家赛道前2名的队伍,将晋级“双碳之星”争夺赛,展开最终的巅峰对决。
在本次大赛中,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团队——“绿叶方舟队”凭借项目《省际可再生能源电力协同消纳机制与碳减排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能源期货创新设计》在全国总决赛中表现优异,荣获全国一等奖;“ToTo队”凭借项目《考虑电池退化效应和能耗不确定的电动公交充电策略》荣获全国二等奖。两队团队成员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研究思路以及出色的展示能力,赢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充分展现了上理学子的科研实力与创新风采。上海理工大学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此次全国一等奖的突破不仅是对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学校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双碳”战略为导向,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积极投身绿色科技创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上理力量。
另悉,材料与化学学院自2023年起承担学校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平台建设任务。三年来,经过材化学院的积极组织、有效推动和全国决赛前的精心组织辅导,学校参赛规模与成绩稳步提升,在本届大赛中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也促使上海理工大学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组织奖。

上海理工大学全国决赛参赛队伍

上海理工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全国决赛校内辅导交流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