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方式
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
师资队伍
学者风采
教授
特聘教授
教师名录
能源与环境材料系
机电材料与成型系
化学系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招生工作
科学研究
学科科研动态
学位点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推介
党建工作
党建概况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工会工作
主题教育
学生工作
学工概况
学工动态
校友专栏
杰出校友
校友风采
校友动态
教育发展基金
安全工作
安全知识
信息公开
办事指南
学院制度
公开清单
关键字检索
杰出校友
校友专栏
杰出校友
校友风采
校友动态
教育发展基金
首页
校友专栏
杰出校友
吴浩青
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在浙江大学、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任教。1946年到沪江大学,教授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1949年出任沪江大学事务委员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1952年院系调整,吴浩青调至复旦大学化学系,历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推动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发展。吴浩青是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1957年筹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手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鲜有人知道,手机所用锂电池的理论基础,就是...
2025-04-22
纪育沣
192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和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武昌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第三任化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医学院、西南联大等校,也曾在雷氏德医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此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并担任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副所长。纪育沣的主要研究包括嘧啶、噻唑、喹啉等类杂环化合物,中草药化...
2025-04-22
侯祥麟
1927年入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学习,翌年进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念高中,后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考取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1945年到美国卡乃基梅隆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学,获科学博士学位,并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副研究员。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研究员兼化工系教授。1952年任中科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代主任。1958年调入石油科学研究院,先后任副院长、院长。曾任石油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化工学...
2025-04-22
王序
1935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后获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浙江大学化学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科大学),担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及药物研究所所长。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政协常务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化学会理事...
2025-04-22
郭慕孙
194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相继在上海汉堡化学厂和生化药厂任化学师,1946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硕士学位。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历任研究员、代所长、所长。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组建中国颗粒学会,并出任首届理事长;创建《中国颗粒学报》,并出任首届主编;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
2025-04-22
黄葆同
1940年考取沪江大学化学系,1942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学系至毕业。获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学院有机化学硕士学位、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学院塑料研究室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历任第六、七、八届中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组成员。并任吉林省政协委员,省、市化学会副理事...
2025-04-22
戴立信
1942-1943年就读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3年转入浙江大学化学系至毕业。曾工作于上海钢铁公司、华东冶金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担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戴立信先后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会议国际组委会委员。入选英国皇家化学...
2025-04-22
刘元方
1948-1949年求学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任职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化以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副主任、中国核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防科工委高放射性废物处置专家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兼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刘...
2025-04-22
汪尔康
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化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所长等。先后被聘任为美国Houston大学客座教授、法国Bourgogne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由于在电分析化学方面的成就,1997年获“世界知识...
2025-04-22
胡壮麒
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与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任中国材料学会理事,东北大学、哈工大、沈阳工业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杂志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顾问。胡壮麒长期从事高温合金、非平衡合金的研制及其它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
2025-04-22
沈之荃
纪育沣(1899-1982), 浙江鄞县人,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2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和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武昌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第三任化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医学院、西南联大等校,也曾在雷氏德医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此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并担任北京化学试...
2025-04-20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