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兴/王卫/李贵生/廉孜超JACS: 红外光诱导异常缺陷参与的等离子体热电子转移增强光催化制氢

发布时间:2023-07-12 浏览次数:31

图片

全文速览

  红外(IR)光几乎占太阳能的一半,因此有效利用红外光成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燃料的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该研究报告了CuS@ZnS核壳纳米晶异质结(CSNCs)在IR光区域具有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特性,并在析氢反应(HER)中显示出增强的光催化活性。通过时间分辨瞬态光谱分析,揭示了异质界面上独特的“等离子体诱导缺陷参与的载流子转移”(PIDCT)。PIDCT转移路径具有高的量子效率(29.2 %)。并且CuS@ZnS CSNCs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表现出较高的析氢活性和稳定性。CuS@ZnS CSNCs的析氢活性(26.9 μmol h−1 g−1著高于CuS NCs(0.4 μmol h–1 g−1)和CuS/ZnS核/卫星纳米异质结HNCs(15.6 μmol h−1 g−1)。因此,PIDCT为调节LSPR生成的载流子动力学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图片

背景介绍

  高效利用可持续的太阳能是能源转型和生产中备受追求的目标。红外(IR)区域占太阳能的一半,被认为是太阳能转换的重要能源,并受到人们的深入研究。然而,设计有效的催化系统来利用IR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氢气仍然是一个艰难的挑战。现有报道的催化系统显示出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复合,带隙窄的半导体的毒性和光生载流子转移机制不清楚等瓶颈,这极大限制了太阳能-燃料转换系统的实际应用。



图片

本文亮点
  1.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具有能够克服传统半导体带隙缺点的特点。其在等离子体光伏和光催化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兴的铜硫族化合物,尤其是硫化铜(CuS)具有较强的LSPR效应,是一种优异的近红外(NIR)纳米材料,由于其价带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空穴而成为备受关注的红外驱动光催化剂。
  2. 该研究通过在CuS和其他半导体受体相之间设计异质结构纳米晶体(HNCs),实现等离子体激元诱导的电子或空穴转移,并将其用于IR诱导的析氢反应(HER)催化活性。
  3. 该研究阐明了与传统肖特基界面处的直接等离子体电子或空穴转移途径相比,具有缺陷位点的工艺化CSNC显示出独特的机制。通过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和电子顺磁共振测量,阐明了“等离子体诱导缺陷介导的载流子转移”(PIDCT)的机理。



图片

图文解析

  本文制备了CuS@ZnS核壳纳米晶异质结(CSNCs)。图1展示了光催化转移机制,与传统肖特基界面上的直接等离子体电子或空穴转移途径相比,具有缺陷位点的CSNCs显示出独特的机制。

图片

图1 等离子体诱导缺陷介导的载流子转移(PIDCT)


  从TEM图与Mapping(图2)可知,CuS@ZnS使用圆盘状CuS NCs和随后原位生长的ZnS相形成核壳结构,通过种子介导的方式制备了CSNCs。其中,CuS纳米晶体(NCs)呈现出均匀分散的盘状结构,尺寸为22.4±5.7 nm、厚度为7.3±1.6 nm。通过种子介导生长厚度为3.7±0.7nm的ZnS来包覆CuS NCs,最终形成了CuS@ZnS核壳结构。

图片

图2 CuS及CuS@ZnS CSNCs的透射电镜(TEM)与元素映射(mapping)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了光催化剂的价态和表面化学成分。如图3a所示,CuS NCs中Cu 2p的峰分为Cu+,分别归属于峰值在932.3 eV的2p3/2轨道和峰值在952.3 eV的2p1/2轨道。而Cu2+峰值分别在934.4 eV和954.8 eV。这证明CuS NCs中的Cu存在两种不同的价态。与CuS NCs相比,CuS@ZnS CSNCs向约0.1 eV的更高结合能移动。相反,如图3b所示,ZnS NCs中Zn2+分别在1021.9 eV和1044.9 eV,而CuS@ZnS CSNCs向约0.1 eV的较低结合能移动。这表明电子从CuS转移到ZnS ,导致ZnS周围的电子密度增加,进而降低了结合能,这意味着内部电场的形成。为了进一步验证CuS@ZnS中是否存在S空位,进行了电子顺磁共振(EPR)测量。如图3d所示,CuS@ZnS CSNCs在g = 2.003处显示出比ZnS NCs具有更强的信号,表明CuS@ZnS中存在大量的S空位。

图片

图3 CuS,CuS@ZnS CSNCs及ZnS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电子顺磁共振(EPR)


  如图4a所示,CuS NCs和CuS@ZnS CSNC分别在1090 nm和1254 nm处显示出强LSPR峰。为了比较,该研究还合成了CuS/ZnS核/卫星结构纳米异质结HNCs。在红外光谱下进行光催化析氢(HER)速率测试,CuS@ZnS CSNCs表现出26.9 μmol h−1 g−1的活性,分别是原始CuS NCs(0.4 μmol h–1 g−1)和CuS/ZnS HNCs(15.6 μmol h-1 g−1)的67.3倍和1.7倍。并且CuS@ZnS CSNCs在近红外光照射34 h后仍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图4c)。此外,CuS@ZnS CSNCs在1100 nm波长下的吸收率为1.07 %(图4d),高于CuS/ZnS HNCs(0.38 %)。

图片

图4 CuS与CuS@ZnS的吸光谱以及光催化活性测定


 为了进一步验证新提出的PIDCT,研究团队进行了飞秒瞬态吸收(TA)研究。CuS纳米晶体和CuS@ZnS CSNC通过使用700 nm激光激发CuS的LSPR模式,分别如图4a和4b所示,清楚地观察到可见光区域中的两个光吸收峰,这可以归因于空穴的捕获。在700 nm激发下,对于CuS NCs,在650 nm处得到的动力学图谱经过拟合,得到两个成分分别为0.48 ps和101 ps(图5c)。相比之下,CuS@ZnS CSNCs表现出更快的转移速度。为了进一步验证近红外光诱导的等离子体电子转移,使用分子蒽醌二羧酸(AQ)作为电子转移指示剂。CuS NCs和CuS@ZnS CSNCs在750 nm和1040 nm激光激发下与AQ分子配位。如图4d所示,在640 nm处探测AQ分子阴离子自由基的不同特征。这表明近红外诱导的等离子体电子可以从CuS或CuS@ZnS CSNC到AQ分子。值得注意的是,等离子体空穴转移的信号没有观察到,这表明处于捕获状态的空穴不能从CuS转移到ZnS。等离子体电子转移发生如图5e所示,根据计算结果可知,CuS@ZnS CSNCs中热电子从CuS到ZnS的S空位转移的量子效率为29.2 %。

图片

图5 CuS和CuS@ZnS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TAS)与动力学图谱



图片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高效CuS@ZnS CSNCs光催化体系,其具有29.2%的量子产率,该项工作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近红外光诱导的异常缺陷介导的等离子体电子转移(PIDCT)机制。飞秒TAS和EPR测量为支持这一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PIDCT途径使HER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终,光催化系统有效利用了未开发的红外太阳能,为生产氢燃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此外,PIDCT为有效探测太阳光提供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工程来实现光燃料转换系统。该发现可能为有效利用未开发的红外光开辟新的途径,并在转换全太阳光谱(如光电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图片

通讯作者介绍

  廉孜超,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化学系特聘教授,上海市QR特聘专家、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浦江人才和日本JSPS特聘研究员,PI。主要研究领域:合成无机化学和超快光谱学研究:设计光催化剂和研究光生载流子动力学应用于光催化或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气和环境催化。至今共发表SCI论文34篇,以一作或通讯发表SCI论文21篇,包括Nature Sustain.、Nature Commun.、Commun. Chem.、JACS(2篇)、ACS Nano、Adv. Funct. Mater.(4篇)、Appl. Catal. B-Environ.(3篇)等,IF>10的15篇,论文他引1435次,3篇曾为ESI论文,获JACS、JPCC等封面文章,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3/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人才项目2项和上海市基金2项等,获授权专利6件。JACS、Angew等特邀审稿人。

  课题组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Lian_Zichao

  李贵生,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催化研究工作,基于光/光电环境催化绿色技术,对环境污染物(水和气)进行控制处理与资源化,实现有机污染物深度矿化与分解水制氢、CO2还原制备燃料等的协同研究。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在环境与能源各类重要国际SCI期刊上发表了近70余篇高质量论文,其中有11篇论文入选全球引用前1%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1‰ ESI热点论文,被同行他引用达6000余次,h指数46。目前完成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共计4项,获得中国专利授权20项。

  王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物发现中心的联合主任和药理学和毒理学教授。在化学领域被引用的作者中排名前5%,h指数为70。研究兴趣包括有机合成、分子成像和识别、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药物发现)。发表了240多篇原创研究论文和17本书/书籍章节的作者或合著者。拥有六项科学专利,是60多个国家和国际期刊的同行评审。

  李和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上海电力大学校长。担任Appl. Catal. B副主编、教育部化学化工学部委员、国家“111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催化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电力科协主席。从事光催化污染治理和化学污染源头控制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课题;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Nat. Sustain.、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他引19000余次,H因子73,入选Elsevier化工领域中国高被引用作者;主编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63件,其中转让9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及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图片

参考文献

  Zichao Lian*, Fan Wu, Jiangzhi Zi, Guisheng Li*, Wei Wang*, and Hexing Li*, Infrared Light-Induced Anomalous Defect-Mediated Plasmonic Hot Electron Transfer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 DOI: 10.1021/jacs.3c03990.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3990



来源:邃瞳科学云

链接:李和兴/王卫/李贵生/廉孜超JACS: 红外光诱导异常缺陷参与的等离子体热电子转移增强光催化制氢